互联网技术是如何劫持我们的大脑的?盘点产品设计上的那些花招与陷阱
日期: 2017-04-18 09:03:24 作者: TECH2IPO/创见 点击数:
我们日复一日的「浸泡」在成堆的数字垃圾信息当中乐此不疲,手指永远是不听使唤的去点击屏幕,其实你不知道,互联网的背后是有人精心设计这一切的。事实上,我们的大脑被劫持了 先来介绍一下本人的从业经历。在过去的三年时间,我在 Google 公司担任产品设计伦理分析师一职,工作的内容就是通过设计,让数以亿计的人们的大脑免遭技术的劫持和操控。简单来说,就是专门研究技术如何劫持人们大脑,左右人们心理的。
一般大家谈到科技,往往想到的是光明的一面,它能帮我们完成这样那样的工作和娱乐。但在这里,我想来谈谈另外一面:科技是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,大脑的短板来操控我们的?
我曾经在年轻时候玩儿魔术,魔术师在表演过程中就是在不断地探寻观众们的盲区、感知受限的地方,边界,错觉,只有这样魔术师才能在观众没有察觉真相的前提下,影响作用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。一旦你掌握了此间的诀窍,你会发现操控这些人就跟弹一架钢琴没有什么区别。
产品设计师就是这样对待你的大脑的。他们有意或者无意地利用你的心理弱点,达到抓取你注意力的目的。
我想给你们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。
一、菜单即囚笼

西方文化历来重视个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。我们也都在极力地维护自己能够行使自由选择的权利,但是我们却忽视掉了一个事实:从一开始,当一份菜单摆在我们面前供我们自由挑选的时候,其实我们的自由选择权就已经被侵犯了。
当人们拿到了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,他们不太会提出下面的问题:
1. 哪些东西没有出现在菜单上?
2. 为什么你要给我这些选项,而不是其他的选项?
3. 你是否告知我这个菜单提供者背后存有什么动机?
4. 这份菜单是满足我最开始的诉求?还是说这些选择使得我转移了注意力?
举个例子好了。现在你跟你的朋友周二晚上出去找个地方坐一坐聊聊天,于是你们纷纷打开了手机上的 Yelp 应用,查看附近的推荐。于是,大家的脸顿时被手机屏幕打亮,纷纷低头在寻找着有用信息。事实上,Yelp 推荐了一连串的酒吧,每个酒吧都配上了一张有关鸡尾酒的照片,然后大家开始纷纷比对,到底哪个鸡尾酒的照片拍的比较好,哪个酒吧值得去。